操逼视频在线观看,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线花季传件,久久@WW,伊人网伊人网宗合

更多服務
職場中工薪族的文化失眠
來源:石家莊人才網(wǎng) 日期:2012-04-12 瀏覽
2012-04-12 | 文章來源:《財經》

  昨晚,小白又無可救藥地失眠了。罪魁禍首就四個字想漲工資。

  過去的四年發(fā)生了很多事情。金融危機排山倒海似的來了,好像又輕輕地走了;CPI年年陰魂不散,惹人心煩;路邊賣菜的小販都懂得了PM2.5這個概念的含義。唯一沒有任何變化的是那靜靜的工資單。

  四年工資沒動,實為降薪;四年汗水撒播,周圍人皆知。是時候與老板談一下漲工資的事情了。自然而然的小事情到了小白心里竟成了翻江倒海的大問題,困擾了小白很長時間,而且,它會準時準點地出現(xiàn)在小白入睡前的醞釀和思考中。就這樣,小白失眠了,而且成了習慣。可笑的是,小白還總結出了失眠的定律:越想什么東西,就越睡不著;越睡不著,就越想什么東西。

  小白明白,既然睡不著,就放開了想,想想也挺好的。頭一項,就是想這一天的流水線日程。

  6:15,鬧鐘響了。關了,繼續(xù)睡。再響,再關,再睡。

  6:30,不得已,起床,上廁所、洗漱、穿衣、穿鞋,顧不上看亂作一團的床鋪。

  7:00,出門,在小區(qū)門口的快餐店買一個雞蛋、一杯豆?jié){,邊走邊吃,目標直指公共汽車站。

  7:15,坐公共汽車。

  7:30,到地鐵13號線入口處。

  7:35,擠進地鐵。

  8:00,到東直門地鐵中轉站,幾百個人下車后,同時飛奔沖向2號線換乘。

  8:12,擠進2號線,大喘氣。

  8:30,從2號線出站,步行去公司。

  8:50,到公司打卡。

  9:00,開始上班,像機器一樣按部就班地工作。

  12:00,吃中午飯。

  13:00,繼續(xù)上班,像機器一樣按部就班地工作。

  18:00,下班(經常也會加班,另說)。步行去地鐵站。

  18:30,擠上2號線地鐵。

  18:50,擠下2號線地鐵。拖著疲憊的雙腿走向13號線地鐵換乘。

  19:05,上13號線地鐵。

  19:30,下13號線地鐵,等公交車。

  19:40,擠上公交車。路上有點堵車。

  20:00,下公交車,在小區(qū)的攤位上照例買一籠小包子,一碗稀飯,一盤小涼菜。

  20:25,到家,吃飯。

  20:40,吃好。躺了一會兒,讓神經放松一會兒。收拾一下餐具。

  21:10,洗洗衣服。

  21:50,洗漱。

  22:05,上床,翻了翻床頭的書,簡單地看了幾頁,犯困。

  22:30,開始入睡。失眠開始,漫無邊際的思考拉開了大幕。

  24:00,大約在這個時間吧,入夢想漲工資的事情。

  接下來想的就是實質問題了。老板會不會給小白漲工資?小白把這個問題都給想爛了。

  老板可能會同意漲工資,假設的理由有三點:一是因為他是個好心人,能站在員工的角度考慮員工生存的艱辛;二是因為他想樹立一個先進的員工典型,業(yè)務擴展需要有人干活,當牛做馬的小白恰好符合他的口味;三是因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,全國居民的收入年年在增長,小白作為全國居民的一份子,當然也應該有份吧。

  老板也可能不同意漲工資,假設的理由也有三點:一是因為他是個"壞"人,一個十足的資本家,只想到公司的利潤,根本不考慮員工的生存壓力;二是因為他會說小白的工作性質沒變,業(yè)務量也沒有增加,其他員工都沒漲工資,小白怎么能漲呢?三是因為他會說金融危機來了,沒有裁員就不錯了,還想漲工資,沒門。不想干了,就走人,三條腿的蛤蟆難找,兩條腿的人到處都是。

  如果真想知道能否漲工資,就去當面問老板吧,這是一般的知道答案的方法。可是,小白終究沒有去。小白難道不想知道自己日夜糾結的問題的答案嗎?不想知道。為什么不想知道?

  通常的看法可能認為小白沒有當面與老板談判的勇氣。換句話說,小白太膽小怕事了。滿大街的人都會做這種判斷。但是,這種判斷太膚淺了。

  如果旁人能用同情的心態(tài)理解一下小白,那么,他也許能看出小白已經被一套牢牢的世俗文化的枷鎖給套住了。能夠在失眠中去想這件事,已經是小白內心能做的最頂級、最有快感的嘗試了,旁人又怎么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認為小白是膽小怕事的人呢?

  阻止小白行動的世俗文化枷鎖又是什么樣子呢?這種枷鎖來自于小白腦海中熟悉的那些面孔。

  最熟悉的面孔莫過于小白的爸爸、媽媽了。爸爸、媽媽從小就告訴小白要聽上司的話,要吃苦耐勞,要能忍耐,要踏實、穩(wěn)定地生活。小白記住了。

  比較熟悉的面孔還有小白的老師。老師在學校里就告訴小白要做個好孩子,要有集體主義奉獻精神,要注意旁人的感受,對待旁人要講禮、義、廉、恥。小白記住了。

  經常出現(xiàn)的面孔還有小白的朋友。小白的朋友在上大學的時候要父母替他選專業(yè);小白的女性朋友晚上回家的時候會問父母是否可以坐出租車回家;小白的朋友畢業(yè)以后還要伸手問父母要錢生活;小白的朋友上了四年大學后還不知道什么叫獨立思考。小白記住了朋友的作為。

  躲都躲不開的面孔還有小白的同事。小白的同事之間出現(xiàn)了很多小圈子;同事之間相互戒備代替了相互幫助;同事之間相互競爭代替了相互合作;會逢迎拍馬的同事常常名利雙收,勤奮干活的同事永遠在勤奮干活;老板的臉色常常陰晴不定,神秘莫測,讓人膽戰(zhàn)心驚、小心翼翼。小白記住了這種職場生態(tài)。

  這些熟悉的面孔的言行舉止構成了世俗的文化力量,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小白,慢慢地進入了小白的潛意識,進而塑造了小白的為人處世風格:小白可以前前后后地把漲工資的事情思考很多遍,但最后就是不付諸行動。只想不做的小白活在思考的糾結中,同時,小白又對這種狀態(tài)很滿足、很快樂。痛并快樂著不也很好嗎?

  實際上,這些世俗的文化力量在與小白爭奪“小白的自我”。很明顯,世俗的文化力量具有壓倒性的優(yōu)勢,小白脆弱的心靈顯然招架不住它們的攻勢。小白能選擇的最安全、代價最小的方式就是與之妥協(xié)。并且,僅僅在失眠的狀態(tài)中,小白讓“小白的自我”小小地逃出世俗文化力量構建的禁區(qū),短暫地呼吸一下禁區(qū)之外的新鮮空氣,享受一下犯規(guī)的快感,就很滿意了,之后,就老老實實地返回禁區(qū)之內過枷鎖下的常態(tài)生活。

  有好事者告訴小白:“如果爸媽沒有教會你認識自己,就去學校吧;如果學校沒有教會你認識自己,就去職場吧;如果職場沒有教會你認識自己,就去月球吧?!闭驹谠虑蛏?,小白可能才會真正地看清在地球上忙忙碌碌的人群中的“小白的自我”,才會明白許多世俗的文化力量已經將“小白的自我”撕裂,才會注視在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、物質與精神的坐標系中“小白的自我”的點位,才有可能對“小白的自我”報以深深的悲憫和同情

  也許小白根本不領這個情。小白也許會說:“去你的月球生命哲學吧,我明天還繼續(xù)我今天的生活,繼續(xù)失眠,繼續(xù)想漲工資,繼續(xù)……”。